2022年宿州市城區市容秩序提升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2年宿州市城區市容秩序提升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市城市管理局四級調研員胡興旺,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崔紅星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副支隊長(副主任)劉 軍

參會媒體:拂曉報|宿州市廣播電視臺|中安在線|宿州發布|宿州新聞網|宿州發布網

訪談時間:2022年9月16日

發布地點:宿州市新聞發布廳

發布單位:宿州市政府新聞辦

訪談摘要:解讀2022年宿州市城區市容秩序提升情況

發布會圖片

left right

發布會視頻

發布會詳情

會場

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的邀請到市城市管理局四級調研員胡興旺,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崔紅星,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副支隊長(副主任)劉軍到會,向各位解讀2022年宿州市城區市容秩序提升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拂曉報、宿州市廣播電視臺、中安在線、宿州發布、宿州新聞網、宿州發布網,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到來。

首先,有請胡局長發布有關情況。


市城市管理局四級調研員胡興旺

胡興旺:

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市容環境秩序,提高我市城市形象和品位,今年以來,宿州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管理的系列重要論述,聚焦市容環境提升、門頭店招治理、渣土車規范管理等重點領域,緊盯死角盲區,強力攻堅克難,著力推進城市“內外兼修”,以繡花的功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看得見的惠民之舉、摸得到的利民之措,讓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聚焦市容環境治理,提升宿城“顏值”。今年以來,我市以亂貼亂畫、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等“十亂”整治為重點,持續開展出店占道經營、“門前三包”、門頭店招、校園周邊、噪音污染等日常管理和專項整治行動。

為了更加高效便捷地解決城市綜合治理問題,市城管局推進“智慧城管”建設。利用智慧管理中心,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效能,精耕細作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織就一張全時段、全區域覆蓋的數字化城市管理網,及時解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難題。

截至目前,共清理出店經營2800余處、占道游商攤點1100余處、取締未經許可在主干道兩側占道設置的各類攤點400余處;累計更換補簽“門前三包”手冊1300余本,補裝缺失銘牌840張;開展噪音污染專項集中治理18次。實現坐商歸店、農貿歸市、臨商歸場,有效維護了市容秩序,凈化了市區環境。

并加強對早、夜市的管理,明確經營時間和秩序,做到經營結束后路面干凈整潔、不留痕跡,全面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和城市市容環境秩序。

聚焦市容品質提檔,扮靚城市“面子”。今年以來,市城管局持續開展主干道門頭店招提升行動,對城區主干道兩側影響市容環境和存在安全隱患的破損門頭店招、戶外廣告進行排查。

拆除嚴重破損門頭處120余處,清理違規設置櫥窗廣告800余處;開展城區戶外廣告專項治理,累計勘察門頭店招、施工圍擋680余處,排查城區樓體、樓頂廣告420余處,排查并拆除城區各類破損廣告710余處。

同時,全力推進公益廣告設置。按照公益廣告“精致美觀、具有宿州特色”的要求,打造了11條公益廣告精品路段,使主次干道更加靚麗整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宿州文化內涵。

聚焦各類車輛規范,做實城市“里子”。停車難、停車亂一直是市容市貌整治的難點。為進一步提升城區交通秩序綜合管理水平,減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我市通過深化“城管+”模式,瞄準癥結,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應劃盡劃、能劃盡劃,突出問題導向,強化動態排查,推進道路交通安全常態整治,下大力氣整治主要街道、大型超市、學校周邊、臨街商鋪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現象,確保非機動車輛停放有序。

認真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城市建設發展理念,加快推進便民停車“暖民心行動”,有效緩解停車難題。

按照2022年“民生大事、關鍵小事”任務事項落實清單要求,充分利用媒體、設置宣傳展板、印發宣傳單等方式,積極倡導廣大市民文明出行、有序停放非機動車輛。

今年以來,累計發放《致非機動車車主的一封信》《非機動車違法停車溫馨提示單》4700余份、開展非機動車文明勸導30余次??茖W施劃非機動車停放線,新增62個非機動車停放區域,施劃補劃非機動車停放線46000余米,全力營造潔凈、安全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

開展渣土車違規運輸等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對渣土車的監管。對城區20家渣土運輸企業的制度建設、470臺新型環保運輸車輛的“六統一”及車輛駕駛人員安全培訓等工作落實情況實施動態監管,及時查處拋灑滴漏污染路面的行為。

同時開展非機動亂停亂放、雜物占用盲道等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查處非機動車輛占壓盲道、綠化帶、消防通道等違規停車現象。

伴隨著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的不斷深入,市城管局將繼續用“繡花功夫”,“繡”出城市管理新氣象,“繡”出更多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讓宿州更有“顏值”和“品質”。


主持人:感謝胡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是記者答問環節,請各位記者在提問時先通報所在的新聞單位。


記者:城區渣土運輸車輛從數年前存在安全隱患到如今規范、潔凈、安全的上路行駛,市城管局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

答:市城管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安排,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大氣揚塵污染防治文件精神和安全生產工作要求,以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為目標,深入開展城區渣土運輸管理。

一是嚴格監管制度。對城區20家渣土運輸企業的制度建設、470臺新型環保運輸車輛的“六統一”標準落實情況和車輛駕駛人員安全培訓等情況實施動態監管。對目前城區30余處在建施工項目工地、拆遷安置項目工地提前介入、靠前服務,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督促落實圍擋、道路硬化、沖洗平臺、施工保潔等揚塵防治措施,確保從源頭、前端控制渣土清運車輛違規行為。

二是開展宣傳走訪,落實管理責任。定期組織人員深入施工現場開展大氣揚塵污染防治、安全生產、疫情防控、防范非法集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等各類宣傳教育,發放各類宣傳材料1400余份。組織城區渣土運輸企業和項目施工單位負責人召開大氣揚塵污染治理專項整治會議、約談會、施工現場大氣環保會議、安全生產專項會議等20余次,下達《城區渣土運輸公司渣土運輸車輛整改通知單》16份,簽訂各類承諾書60余份。

三是加強執法聯動。積極聯合環保、公安、交警、交通部門人員開展聯合整治行動。今年來,對城區20家渣土運輸企業開展日常安全和運輸管理檢查約110余次;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約20余次、安全生產檢查約310余次;查處各類違法案件57起,共處罰金11.12萬元。


記者:學校周邊的市容環境秩序關乎師生和家長的出行安全,請您談談市城管局是如何開展校園周邊治理工作的?

答:為營造安全、整潔、有序的校園周邊環境,針對上學、放學高峰時段校園周邊流動攤點多、占道經營現象嚴重、道路擁擠等特點,市城管局多措并舉,積極開展城區31所學校周邊環境整治行動。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加強校園周邊執法力量,采取錯時執勤和定人、定崗、定責任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對校園周邊違規占道和出店經營行為進行集中治理;督促周邊商戶認真履行“門前三包”責任,嚴禁學校周邊商戶使用高音喇叭宣傳。

二是創新管理方式。加強與轄區各學校聯系,聽取校方意見和建議,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聯動方案,通過設置護學崗,發揮黨員志愿者模范作用,配合學校維持學生入學秩序,督促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對影響校園周邊環境秩序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規范引導非機動車停放秩序。

三是開展集中整治。聯合交警、環衛者等相關部門開展轄區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今年以來,全面查處、取締城區校園周邊主干道兩側200米范圍內各類違規占道經營小吃食品流動攤點650余處,商業門店出店經營800余處,清理占道雜物400余處,清理校園周邊張貼、散發小廣告行為300余起,全力打造一個干凈整潔、有序、寧靜的校園周邊環境秩序。


記者:請您談談市城管局是如何開展城區薄弱區域和薄弱時段城市管理工作的?

答:市城管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城區重點薄弱區域和薄弱時段管理,從根本解決城市管理難題。

一是規范疏導點建設管理。為解決流動攤點占道經營難題,解決部分人群的生計問題,按照“解管理難點、辦民生實事”的理念,對流動攤販進行統籌協調、規范管理、分類疏導,合理規劃建設疏導點安置流動攤販。目前已建成并正在投入使用的大型便民疏導點2處,農貿產品銷售疏導點18處,西瓜便民疏導點74處。對東昌路夜市小商品市場和宿州之夜夜市排檔疏導點實行“明確經營范圍,固定經營編號”的管理方式,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攤群點自治管理制度,嚴格經營時段和經營標準,落實常態化管理機制,2處疏導點共計疏導經營戶650余戶,解決2500余人的就業問題。

二是加強薄弱時段管控。根據季節變化和市容管控特點,及時調整工作措施,著力強化早、晚薄弱時段的市容秩序管理?!皟杀 睍r段和夜市執法人員采取疏堵結合的原則,積極做好宣傳教育,引導沿街商戶在店內規范經營,及時勸離占道經營的流動攤點。重點區域安排人員定人定崗,解決對市民出行造成困擾的占道經營、夜間噪音擾民、交通擁堵等問題 ,實現城市管理的無縫隙銜接。


主持人:感謝各位記者的提問,謝謝各位領導的發布、提問和解答。希望媒體朋友們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宣傳平臺,廣泛開展我市城區市容秩序提升情況的宣傳報道,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